戒藏无尽(二)

◎美籍比丘尼 恒持法师以中文讲解于台北法界佛教印经会‧2012年6月2日

云何为不恼害戒?此菩萨不因于戒,学诸咒术、造作方药,恼害众生。但为救护一切众生,而持于戒。云何为不杂戒?此菩萨不着边见,不持杂戒;但观缘起,持出离戒。

其实这两个就是「不受戒」,就是不受外道的一些方式,这三条是差不多的意思。我们佛教徒,我方才有没有说有一点无聊吗?这么保守,就听经、拜佛、吃素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;但是有很多有趣的可以学,可以学五行、也可以学《易经》、也可以学用手治病、也可以学音乐、也可以学那个 yoga(瑜珈),比较有趣喔!问题也不是问题啊!你要学 yoga作一个佛教徒可以,你要做音乐作一个佛教徒可以,那当然都可以。

主要在它给我们讲:

一、不要害人。

二、不要自己变成自己迷路,或者很模糊啊!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佛教?什么是「太极」啊?什么是用手治病啊?什么是《易经》啊?这么混在一起,然后你自己就不清楚了。这些很容易做到,连我们出家人也很容易做到。恒某跟我一起出家,她后来无聊,她是个非常聪明的人,看佛教一直就是这样,也没有什么,她也没有开悟;她本来以为一个礼拜就开悟了,结果待几年还没开悟,所以她开始学《易经》,学得很深唷!就画一些小卡,给大家,然后开始给我们比丘尼上《易经》的课,有时候包括五行,讲讲讲讲,很有趣啊!大家都要剪那个卡自己做。第一,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:佛教是这么多可以学!在佛教、在大藏经,不但学,你还必须花一些时间做功课,你要打坐,你不可以嚷嚷说打坐,却不去打坐,要花时间打坐。所以哪会有时间去学这么多杂的东西?还有,用手治病,或者有一些好像 regged的方法,有的就摸到身体,有的就不摸到身体。那一种听他们的来历,很多事呢!还有他懂得「放蛊」,就是「落降头」,他懂啊!因为其实是在那个传统里边,如果他是家里的人,或者他那一群人有一些能力,你听他讲,也有害人的能力包括在内。那你要跟那个人学,到底你知道你学了什么呢?你知道他来治你,那会不会咒你?你也不知道。所以,虽然是很有趣,也是一个学问,但是保守一点比较好。云法师跟我,现在她比我保守,但是我也是保守,我年纪越大越保守;我年轻的时候也有一点调皮,但是云法师也有。

所以,不受外道的戒,如果你一方面是佛教,一方面你去什么特殊的 exercises(活动)、心理学什么的,那你回到佛教,把那些带进去,会有帮助吗?会不会就令你不太清楚啊?所以我是非常保守的,我不看别的书,我不看modern(现代)书,很多关于佛教的英文书我都不看,为什么?我就怕。我当然看师父的,因为我知道我作梦、我打妄想,最底限有师父的那个根在里边,我可以了解佛教,师父说佛教应该怎么样;若掺杂太多别的回忆、别的动作、别的运动什么的,我自己恐怕会不清楚。

给在家居士说这个不知道是不是适合?但是我看你们是比较诚心,常常来,只是时间不多;时间不多,应该多多学佛法。你有空,你可以多打坐、拜佛,拜佛是最好的运动。

打坐,你要自己用心去做,不然,你就是每一天打坐,也只是这么一个程度,不会深一点。要有正知正见,不要「有一个新的境界来啦!我就追求这个新的境界。」你没有执著,你也没有碰到什么问题,那就是打坐的好处,打坐很有趣!

也要跟着有正知正见的人,不然,恐怕用一些可以令人害怕、最容易的:「我前生是什么什么人……」「如果你不小心会怎么样怎么样啊……」,那些也会引导我们的好奇:「噢,他知道这么多喔!我以前是什么是什么……」。但是,如果那个人不干净,那个人没有德行,你就很容易被他控制。你进入那个境界,不容易出来。所以,最好是你自己选要做什么功课,你要去学什么,就是要确定跟你的学佛法不会有什么冲突。如果你开始学了,你会认识:「耶!不太对劲,佛教说这样子,他们说这样子……。」

上人说:

修十无尽藏的这位菩萨,不著住身见、边见、戒见、见取见、邪见。

「身见」,就执著有身,执著我这个身体是我的,一切都是我所有的,执身、执物。

「边见」,就是不合乎中道,它落于两边,或者执断、或者执常。执断,他说人死就像灯灭,没有了,没鬼魂,也没有来生了。执常,又说是这人今生做人,来生也做人,再来生还是做人,不会去做畜生的;你做人永远都是做人的,这是执常。

「戒禁取见」,就是非因计因。好像印度有持牛戒、狗戒的,学牛、学狗,这是戒禁取见。

「见取见」,就是非果计果。这个见,他执著得又执著、执著得又执著,非常的坚固;他这个见,我见太深。

又有一种是「邪见」。

云何为无贪求戒?此菩萨不现异相,彰己有德;但为满足出离法,故而持于戒。

上人说:

菩萨持戒就是持戒,不会现出一个特别的样子,来表彰自己有什么德行、修行。

譬如人家来要送药,你不开门,就这一类的。但是也是超过那个是说,现一个特殊的样子,多半就是为了有人供养,不一定要供养钱,多半也是为的人看得上你,就认为你是……可能是很有修行的,很特殊的人,那是叫「现奇特相」。

尤其是我们出家人,要很小心这个。有人来给我说:「噢,你真的是菩萨再来!」那你怎么说?在比丘尼戒里边,如果你有什么动作,表示是事实、不是事实,你犯重戒啊!那他来说:「啊,你是菩萨再来啊!」如果你说:「不是!」意思就是说:我一说我不是,就表示我大概是吧!那如果我没有说不是,你就说我一句也没有吭声,更表示我认为你是对的。就像Shakespeare(莎士比亚)说:「We think so that's protest too much. 」这个很……所以最好你们不要那样讲,令我们真是很尴尬,不知道怎么说。

云法师:所以上人说,我们不要互相称菩萨,要我们实事求是,称居士就可以了。

(持法师接续讲解)

噢,你们可以互相称呼师姐、师兄,比较安全一点!

云何为无过失戒?此菩萨不自贡高,言我持戒;见破戒人,亦不轻毁,令他愧耻。但一其心,而持于戒。

那是很好,我们就是普通人,都会有不对的地方,会做错,那这个人持得没有什么漏,他持得很坚固,所以他「无过失戒」。就是说他不会因为他持得好,去批评别人,或是看不起别人,或是令别人不好意思、退失菩提心。

云何为无毁犯戒?此菩萨永断杀、盗、邪婬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,及无义语、贪、瞋、邪见,具足受持十种善业。

他受十善,自己也没有犯,也没有做错,那是这一种,经文是解释多一点。

菩萨持此无犯戒时,作是念言:一切众生毁犯净戒,皆由颠倒;唯佛世尊能知众生以何因缘而生颠倒,毁犯净戒。我当成就无上菩提,广为众生说真实法,令离颠倒。

这说得很清楚:他自己守戒守得非常好,当时他看到别人,不能守得跟他这么好,就是有的时候会有过错,会犯戒,甚至于破戒,他没有批评对方,自己就想:因为他们是颠到,那只有佛可以知道为什么他颠倒。所以我的思想不敢跑到那一边,说你颠倒。那么你犯戒,因为我不知道他们的颠倒为什么,我只可以为我自己说:「好了!我就继续地都不犯,那我自己就可以有所成就。然后我回来,我也会了解为什么他们颠倒,我也会帮他们。」所以这个思想很清高,真的很好。

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戒藏。

在《法华经‧提婆达多品》里边,师父也讲持戒的好处,也有十种。还有,在《华严经》的那一个「第二」,譬如:第二住、第二行、第二地都会讲到戒律,或者讲到我们自己的品性,我们要怎么样栽培德行,所以你对戒律有兴趣,可以去看。《华严经》的第二地,它讲得很清楚。关于十善法,如果犯的话会有什么果报,你们大概都看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