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呼吸都没有自由

◎节录:宣化上人讲解华严经第六回向

菩萨中的大菩萨,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,美仑美奂的住宅,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。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,倘若有人来向他乞求,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给他。菩萨修布施法门,对于家庭的一切他都没有执著心。他的心目中,早已远离了家族观念。他明白家本来就是个空的,因缘和合而组成的,缘尽就各自分散了,有甚么值得执著呢?

他根本就厌恶家中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,以及那些资生的工具物资。在日常生活中,不贪取华服美食五欲的享受,所以他的心不会被那些物质所系缚。知道这个家终会离散,不会永远存在,所以他的心对家庭观念很淡薄,常常都想舍弃这个世俗的家,出家修道,更求出离三界的家。至于家庭的份子如妻子,等于是个脖锁,把人的颈脖子扣得牢牢的。儿子就是脚镣,拖得动不了脚步。女儿就如手铐,手都不能动一下。一个人像这样周身都被捆绑着,连呼吸都没有自由,还谈得到自在吗?又有甚么可以爱着的呢?

菩萨看了这些,放下一切,为了免受家的逼迫,所以他但求出这世俗家,去学修菩萨行。用修习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而证得的菩提道果,来庄严自身。把身外的资财完全舍掉,都不会生悔心。菩萨这种作风,常常受到十方诸佛的称扬赞叹:善哉,善哉,善男子!你真精进,发如是的大菩提心,做人所不能做的事,舍人所不能舍的家财舍宅,一切所有,都能惠施给人,而不悔、不留恋、不执著,真正难能可贵。菩萨见到有来乞求的人,心中无限欢喜,无尽的庆幸自己有行大布施的机会。

出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并不是说剃除了须发,穿上袍搭件袈裟,说几句机锋话,满口佛呀、法呀,说大篇好听的道理,坐在那儿闭眼参禅;这只可算为穿佛的衣,吃佛的饭,表演一个出家人的样子。如果能够言行一致,苦口婆心,慈悲平等的待人接物,人前人后不违背正道,这才能说是尽本份的出家人。出家人有三种:
(1) 身出家心不出家。
(2) 心出家身未出家。
(3) 身心都已出家。

出家有三个家的程度不同,就看各人修持的工夫而定。

(1) 出世俗的家:
这就是一般的四众弟子──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。

(2) 出烦恼无明的家:
出家后各人修持的进境,祇有自己知道,不过在个人的语默动静中,旁人也可以看得出来。一个出家人的习气毛病,一天天减少,贪瞋痴的表现,日日在消灭,那就是古德说的「无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证」的现象。这位出家人,他正努力冲出烦恼无明的家,向菩提大道上走。

(3) 出三界的家:
这就是出家人的第一个目标,也是一切修学佛道的七众弟子的第一个目标。这时就永断生死,以后随自己的愿力,自由来去九法界中度化众生,成就了出家的第一快乐。

菩萨又愿一切的众生,能够解脱家庭的束缚,入到诸佛的家族,修学诸佛所说的法门,勤修清净梵行。又愿一切众生,把悭贪污垢的心丢掉,转变成欢喜布施的喜舍心,乐于施舍所有的资财,永远不生退转心。又愿一切众生,永远离开世俗的家庭观念,甚么升官发财、扬名显亲、传宗接代等世法。更不要贪图不义之财,聚歛囤积、收藏珍宝,这种事都是造业惹祸的根苗。古人说「多藏必后亡」,藏得多,丢得惨。又说「身边无爱物,自无烦恼生」。古人说得一点不错,身边爱恋的东西多了,烦恼不停的缠绕着,这也爱那也舍不得,死都不闭眼,最后还是两手空空而去。菩萨教化众生,要懂得少有欲望,满足现实,自然乐在其中。

又愿一切众生,赶快出离世俗之家的烦恼束缚,学佛法学修清净行,将来住到佛的家里来,与佛同住。又愿一切众生,得着圆融无碍的究竟法,把一切障碍人的染污法都灭除掉,清净自在。又愿一切众生,离开家属的私情溺爱,虽然现的是在家身份,但是心中并不执著在家属爱中。又愿一切众生,善于劝化诱导那些沉溺在家法中的人,开示其家属的组合,都是因缘所成,不要太执著。他又引用大智大慧佛所说的人生道理,指导那些迷误者,也要信仰佛法,修学佛法,明白佛法,不受家法的束缚。又愿一切的众生,虽然现身在世俗的家族中,心却是常随顺着诸佛的智慧,修行办道,安住不动。又愿一切的众生,现在虽然没有出家,还是个在家居士,但他们的心愿却已住在佛的地位,能够普遍令无量无边的众生,发起欢喜心,发大菩提心。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,布施舍宅时,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。为的是使令众生能够成就犹如菩萨的种种大愿,以及神通智慧的缘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