浴佛的意义

◎比丘尼恒教二○一八年五月廿二日于万佛城佛殿结法缘

今天是释迦牟尼佛的佛诞正日。我们先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:释迦牟尼佛在三○四五年前的今天诞生了。从他出生那一天也就是四月初八,到十九岁舍离国荣帝位,在二月初八出家。之后参学五年,在雪山苦行六年,三十岁时在十二月初八成道。僧祇律云:「佛生日乃至涅槃日,当为大众称扬佛德。」因为佛为世出世之尊,选择在人间出世、成道、转法轮乃至入涅,就是要令一切众生明白世间法皆是妄想。这世界是怎么成就的呢?这世界就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成的,将来也是由众生的妄想而毁坏的。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。佛厌离世间的一切法,不生一切染污和执著,并为受苦轮回的众生,带来清凉的佛法,更为迷失的众生引导究竟解脱之道。

《佛说灌洗佛形像经》卷一:「佛言:所以用四月八日者,以春夏之际殃罪悉毕,万物普生毒气未行,不寒不热时气和适,正是佛生之日。」佛住世的时候,这叫正法时代;佛入涅槃之后,这叫像法时代,只有佛的像和佛法在世界上。「诸善男子、善女人,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,浴佛形像如佛在时,得福无量不可称数。」

所谓的「九龙吐水,沐浴金身,天上天下独为尊,七步宝莲生,威德光明,法界永沾恩。」佛出生时,天上有九龙吐水灌沐如来。如经云:「《修行本起经》,龙王兄弟,左雨温水,右雨冷泉」。一温一凉为佛沐浴。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》:「(太子)堕地,四天王接置金机上,以天香浴太子身」的浴佛情节。表示一切诸天的天人、天龙八部以及人等对佛出世的尊重、恭敬和供养。我们先以恭敬心「礼佛足、接花香」,再借由浴佛仪式清净身心,感念佛恩。开始的时候因人民对佛陀无比敬仰,所以就天天浴佛。后来为统一和隆重起见,就在佛陀诞生之日举行。以后佛教徒就传留下来这个浴佛仪式。近代在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出土的佛传雕刻,都有描述这种情景的构图。

佛身本来就是清净的,也不需要我们浴。『浴』是强调纪念性,缅怀师恩的这种孝念,也是一种孝道。在中国有教师节,最早是纪念孔子对教育史上的贡献。而在美国有总统节,也是最早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(George Washington)。我们是佛教徒,对于我们的人天的导师更应该有一种感恩的孝念,所以要浴佛。

佛像有形可以洗涤。法身无相如何洗得?所谓的「外浴佛身,内浴自心」,这个自心也就是觉性,象征洗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。浴佛是藉外在的佛来洗涤我们内在的尘垢,让自性显发,同证如来的清净法身。《楞严经》〈二十五圆通章〉里就提到跋陀婆罗尊者是在洗澡时开悟的。

跋陀婆罗是梵语,翻译为善守、贤守或贤德。因触尘而开悟。《法华经》常不轻菩萨品中,跋陀婆罗在像法之时,与常不轻菩萨同一时期。跋陀婆罗行为贡高我慢,常轻慢诽骂常不轻菩萨,后见常不轻菩萨神通之力,深自忏悔。以前因为他增上慢、不守规矩,现在又受常不轻菩萨教化,他就善守规矩、善守戒律了。或许以此因缘,自觉罪障深重,澡浴之时,藉尘洗心,尘为不净,体不常住,释然解脱,罪如尘相,了不可得。尘是不清净的,身体也是不永久的,都是无常。水只是从两者间流过。唯有真心才会是不变的。罪就跟尘一样,非常住不变的本性。了不可得。

『水不洗身,也不洗垢。』那到底是什么境界?这是证果圣人的境界。师父说这是很妙的境界。如果还是不能体会,还要继续参禅,也是可以藉触尘开悟的。有些中国和日本禅宗的道场,就有请跋陀婆罗菩萨的像龛置在浴室。我想我们洗澡的时候,也可以参一参,但少少的用就好了,也不要占浴室太久。借由外在有形的『水』来灌沐身体,清洁自己内在的『心』。当我们的心清净光明的时候,也就离『觉性』不远了。而这觉性是无形的、清净、无染。

我今灌沐诸如来
净智功德庄严聚
愿彼五浊众生类
速证如来净法身

【浴佛咒解释】 唵 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

《空智经》:「佛言一切真言句首,当安『唵』字。」《持明藏》云:「『唵』为毗卢佛根本,能警觉一切。」「唵」字为引生义,引生自性无尽无边的善法种子。

「底沙」为圆满义,「底沙底沙」为究竟圆满。俱舍论光记十八曰:「底沙此云圆满,是星名,从星为名。」「僧伽」为和合众。也是上人说的不争。僧者。具云僧伽。此翻和合众。同证无为解脱。名理和。身同住。口无诤。意同悦。见同解。戒同修。利同均。名事和也。【释】「莎诃」者,圆成义。《空智经》云:「佛言一切真言,句首当安『唵』字,后用『莎贺』字。」贤首疏:「萨婆诃,唐翻速成;令前所作,速疾成就也。」〈名义集〉「娑诃」,此翻善说。又云「散去」。若会合云,一切灾恶,悉皆散灭;无尽福善,都集成也。娑诃者。灾恶顿消义。吉祥速成义。功德圆就义。--《楞严咒疏》

所以「唵 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」整句意思可以说是--借由浴佛,引发出我们自性善种子,圆满一切的修行,互相和合不争,断恶修善,能快速吉祥圆满的成就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