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进修行以息灭世间灾难

◎比丘尼恒奘师九十四年一月一日

开示于法界佛教印经会


在二○○四年末,东南亚发生了近四十年来最大的地震,并引发强烈的海啸,造成数十万人死亡,百万人无家可归,流离失所,这么多人还不知道他将来,甚至现在该怎么办,是很悲惨的世纪大灾难。

在新年的第一天,提到这个「死」字,说是不吉祥,却是吉祥;说它吉祥,是因为它提醒我们:我们人在世的时间,其实很短;我们能够活多久,这不一定的!就好像这次天灾,也都是不预期的。有谁能预先知道,会有这样的灾害降临到这世间?在短短几天内,造成这么大的死伤。我们在台湾,可以说是很幸福的;我们不但幸福,而且在佛堂里念佛、学法,真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修来的福,能够在这个地方非常平和、平静地学习佛法。

以前我在家的时候,没有什么感受;出家了以后,我就一直住在万佛城,当然也在其他分支道场住过,可是从来没有离开过道场,就算出门,几乎都是当天往返,都是跟道场的法师们,或是居士们出去,很少跟居士很接近,也可以说我很少跟没有学佛的人,有很大的接触,所以没有感受到──外面没有学佛的人是很多的。

这一趟回来,在家里和法界之间往返,我才发觉──这个世界上没有学佛的人很多,学佛的人很少,能来到这个道场的人更少。佛法从印度传来中国,又传来台湾,照理讲,这个地方应该是蛮多佛法的地方,佛法在这已经是扎根很久了。可是当我走在街道上,很多人都会用异样眼光看着我,这个人很奇怪,她穿这样的衣服,是个出家人,有时候他们会闪一边。我就觉得──在这个地方,他们对佛法的接受,也不见得很普及、很普遍。

因为世间有这么多没有学习佛法的人,我们就知道会有很多造业的人。因为有很多造业的人,就会有不断的苦;有不断的苦,众生的苦,就没有办法尽。而且因为没有学佛,没有方向,也不知道该怎么了这种苦。

所以佛在成正觉后,所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转四谛法轮──苦、集、灭、道。他教导五个弟子:「此是苦,逼迫性」。苦本身是逼迫性,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把逼迫性转成不逼迫性?或者知道这是苦,应该要离开这个苦?其实不多!为什么?从走在街上就深深体会,因为街道到处商店林立,买东西的人多,可是念佛的人很少;去郊游、去玩的人很多,可是念佛的人很少。

我们活在这个世间,追逐著名利、物欲,不停地追逐,想停下来,停不下来;停不下来,就离不开苦,苦就紧紧地逼迫着我们──一定要多赚一点钱、买大一点的房子、买好一点的车子,没有办法不随着这个潮流。如果说:「好!停止!我不追了!我不追逐物欲!」停不住!因为停不住,苦就跟着;停得住,才能化掉这个苦。

佛首先就告诉我们──世间的苦,要从知道苦存在我们的身边,能够做的,就是「停止攀缘」,我们的心常去攀缘外面的物欲,如果能回过来不攀缘的时候,这就是停止的第一步。

佛接着讲第二谛:「集」──烦恼聚集。人只要不是圣人,都有烦恼。烦恼聚集在哪里呢?聚集在我们心里。心里有很多的烦恼,从内而外招感更多的烦恼、重重无尽的烦恼。所以佛说:「此是集,招感性。」招感性,又要怎么做呢?仍然离不开「停」字,如果你能把烦恼停止,烦恼就不会跟着我们。可是问题仍然是如何停止烦恼?要逃离苦,要用什么方法逃?内心的烦恼,不是躲到房间角落就躲得掉的。怎么让它停呢?佛就说:你要「修」,唯有修道,才能够停止。

在四圣谛中,有一个「道」,佛说:「此是道,可修性。」修道,就可以断烦恼。可是断烦恼的过程中,它必有所「证」,由它所证的「道」,才能断烦恼。当佛讲到灭谛时,佛说:「此是灭,可证性。」证到寂灭时,烦恼就断了。

既然四圣谛可以接引我们从「苦」到「不苦」,从「此岸到」「彼岸」,可是当我们看到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时,有谁觉得很熟悉?还是觉得它很遥远,好像只是文字的叙述而已。如果我们能把它放在心里,成为可以用的「法」,它才能够有断烦恼的力量。

佛法就要能够真正应用──四圣谛的前二谛是提醒我们认知,后面二谛就提醒我们要修行。既然「道」可以修,就要知道要怎么修,我们来到法界,就是学习怎么修。我们早上念〈楞严咒〉,下午要念阿弥陀佛,这就是修行的一个开始;虽然这只是修行的开始,至少成佛的种子种下来了,圣果的「因」种下来了。

〈待续〉